1.对比(对照)
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,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。
如:张继《枫桥夜泊》
月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火对愁眠。
霜天、残月是冷色,江枫、渔火是暖色,这是色彩的对照;霜天透明的明亮与渔火鲜艳的明亮是光质的对照。通过对照写出作者的孤寂飘零之感。
江枫渔火对愁眠
2.虚实结合(联想和想象)
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,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,以达到虚中有实,实中有虚的境界,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,开拓诗中的意境,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,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。
如:李贺《将发》
东床卷席罢,护落将行去。秋白遥遥空,日满门前路。
前两句写收拾停当,即将登程,这是实写;后两句写出征后将会遇到的景色,这是虚笔。
诗歌表现手法作用-诗歌表现手法有哪些?
诗歌表现手法
1、【渲染】
本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,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,有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。文艺创作表现手法是对所写对象作突出的描写、形容、烘托,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。为
2,【衬托】
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。
正衬: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。如《爱莲说》中用菊花衬托莲。
反衬: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。如“已是悬崖百丈冰,犹有花枝俏。”
3、【烘托】
烘托属侧面描写,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,后用于写作技法,指的是以乙托甲,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。此种手法常与渲染手法结合起来使用。
4、【动静结合】
指在诗中诗人、事、景的动静有机地结合起来描写的一种手法。
5、【化动为静】
就是在诗中将动景化为静景来写。
6、【虚实结合】
是指现实的景、事与想象的景、事互相映衬,交织一起表达相同的情感。
7、【以乐景写哀情 】
属反衬手法的一种,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,而实际上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、凄楚的情绪。
8、【抑扬 】
对人的反驳,常对要褒的先写其不足,对要贬的先写其长处,这种手法就是抑扬。
9、【比兴】
所谓比,就是比喻,比拟。所谓兴,就是在诗的开头‚先言他物‛,以引出后面的正文。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,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不负任何法律责任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发送到本站邮箱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